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左翼.

左翼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1年4月19日)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Translated page))标签。
凡尔赛宫召开的1789年法国三级会议
1912年劳伦斯纺织厂罢工英语Lawrence textile strike中的工会示威者

左翼,又称左派,主要是指支持平等原则平等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1][2][3][4]。左翼的支持者多认为社会存在不合理的不公平,且这类现象需要被减少或消除[1]。左翼通常与捍卫阶级传统右翼相对。左翼亦指进步主义,甚至是革命,与反动保守势力持相反政治取向。

“左翼”一词源自法国大革命时期,在当时的法国国民议会中坐在左侧,反对当时法国的君主制,支持共和制、反教权和支持世俗主义的派别便称为左翼[5],而议会右侧是保王党议员,代表保王派、天主教会、贵族及后期包含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在早期资本主义国家,会称反资本主义的激进社会主义政党是左翼。在二十世纪初的俄国共产主义革命时代,反对及要推翻俄国沙皇皇室的共产主义革命政党,又被称为“左翼”。美国在1930年代小罗斯福新政后,支持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被称为“自由派”,而支持自由市场经济的被称为“保守派”,之后在美国“自由派”和“左翼”变成同义词,相对的是“保守派”和“右翼”。

起源

“左翼”这个政治名词,最初来自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当时代表法国广大第三阶级的激进山岳派雅各宾党成员,通常都坐在主席的左侧,这是自1789年三级会议开始的习惯。温和的斐扬派通常坐在右侧。这之后成为法国国民议会的传统,议员根据其政治倾向而分坐左右两侧。在19世纪,法国左右翼分别为共和制和君主制的支持者。[5]而一些欧洲国家,在马克思主义被视为左翼之前,左翼是指古典自由主义者这些激进的改革派。

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左翼”被用来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改革派。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断言无产阶级革命将会推翻资产阶级社会,并废除私有财产制创造一个无阶级和无国家共产主义社会。国际工人联合会(1864-1876),有时也称作第一国际,结合各国左翼团体和工会组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国际因内部对战争的立场相左而分裂。像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列宁德国罗莎·卢森堡等人,认为他们本身与其他劳工团体相比更为左倾(齐美尔瓦尔德左翼)。在这场冲突之后,左翼运动分裂为社会主义(包含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还有进步主义)和共产主义,前者被视为中间偏左,后者被视为极左翼。1960年代,在中苏交恶和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美国越战民权运动等的大规模社会抗议活动等政治动荡下,“新左翼”思想家更加批判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的论述(被称为“旧左翼”)。

词意

左翼一般并没有准确的定义,因为这词的使用往往是根基于舆论上。对于这两词的区分也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 进步:主张积极改革,将旧的意识形态和制度革除,从而建立新的意识形态和制度。激进者会被称为左翼;“右翼”主张保守,主张稳妥、秩序、渐进、缓慢的改革方式,部分甚至是退步的改革,例如汶莱的反同法律,强调维护旧有传统,保守党会被称为右翼。但这一区分在讨论左翼右翼的光谱时很少获得重视。
  • 公平:强调程序的公平,自由市场便是例子之一。自由意志主义学者罗伯特·诺齐克便是强调区分“历史过程”和“最后结果”两者的20世纪知名理论家之一[6]。但另一方面,现代自由主义的支持者如约翰·罗尔斯则主张左翼的政策也是使用以过程为根基的推论[7],而一些新保守主义者倾向使用军事手段建立民主政权才是属于最后结果。
  • 维护社会弱势族群权益:比如在20世纪的美国民权运动左翼较反对种族主义在台湾的左翼政党也较支持原住民权益、女权
  • 反对自由市场造成的不均等:通常,政治上的争论都是聚焦于政府究竟应该(干涉主义)或不应该(自由放任)介入经济以救济贫穷的问题上。诺兰曲线将这个差异作为左翼和右翼两大差异的轴线之一。不过,政府的干涉并不一定就代表重新分配财富或平等主义的政策:一些形式的干涉是为了满足某些财团公司的利益,例如社团主义的政策。所以左翼往往支持对于少数民族、中下层民众等弱势群体进行援助、保护,而右翼偏好顺其自然、自由竞争,即使其结果是造成主导种族、阶层对政治和经济的掌控。
  • 平等:提出这种区隔的是哲学家诺贝托·波比欧丹妮尔·艾伦。波比欧主张唯一准确的左右翼差异是有关人们对平等理念的态度,因为左翼会保护或促进平等,而右翼则会维持或增加不平等。左翼和右翼也同样都宣称同时追求平等和自由两者,然而他们对这两词却又有不同的解释方式。在西方国家也可被称为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区别。
  • 伦理自由:左翼通常支持性解放性别平等开放式关系同性婚姻堕胎等,对宗教礼教等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保守通常持批判态度。
  • 世俗主义:这种差异在美国、拉丁美洲和欧洲的天主教国家特别明显(这些地方存在反教权主义,强调世俗主义及政教分离,代表左翼的区域),有时候也包含中东国家,如土耳其
  • 法律支配文化:这个公式是由美国的参议员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提出才为人所知的,但最早则是由埃德蒙·伯克所构想的。
  • 支持跨国家团体为左:一些左翼团体可能支持跨国家团体组织如联合国世卫等,通过国际合作参与达到经济及社会平等。右翼视他们自己国家的主权并反对其变动。在欧洲,支持欧盟欧洲联邦主义者通常来自左翼,而支持国家主权至上及民族主义者则来自右翼。
  • 国际主义世界主义:一般而言左翼大多认为反殖民时期的民族主义具有某种积极性,但现代民族主义阻碍了社会进步,因而主张某种世界性的联合,如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主张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最终达成无国界的社会主义。但值得注意的是,经济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在左右两派都可以发现,左翼的保护主义是以确保国内的工作机会,同时避免外国劳工遭受非人待遇,要求完善劳工待遇后再放宽外国劳动者,而非以排外为目标。而右翼的保护主义则是为了保护本国的公司和经济,反对多元,反对输入外劳及反增加移民。
  • 认为人性和社会为可塑性:这是先天与后天之间的争论例子之一,左翼一般持社会建构主义立场,而右翼一般持本质主义立场。最先以此定义左右翼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8]
  • 社会主义:这是自近代以来最广为所知的分法,多数媒体中提到左右翼时也多半是指此种分法。这里的“社会主义”泛指高税收、高福利、高政府干预调控的政治体制,即社会民主主义,包括但不限于共产主义主张的无产阶级专政

争议定义:

左翼与右翼都是相对而言,在不同背景下两者主张的具体内容不会相同,不能以静态的“主义”或“阶级”划分。两词是相当广泛的形容用词,用以作为一种广泛的辩证法解释方式,可以用作形容或区分一种政治立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或是一个政治党派。除非是将其套用至多维的政治光谱上,否则这两词通常是用以描述两种完全相对的立场。“左翼”、“右翼”、“中间派”在世界各国家或地区的政治情势中的定义不相同。

历史流派及定义

在传统印象中,“左翼”通常是指社会自由主义或社会主义。[9]左翼理念的实践在各国均不同。[10][11][12][5][13][14][15]

西方历史印象中,“左翼”是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莱斯泽克·柯拉柯夫斯基定义左翼思想为一个乌托邦式意识形态的抽象名词。[16]中间偏左”是指在某个国家中,接近当地政治主流的政治立场。在欧洲国家中,则是指包含左翼与中间派或右翼组成的政治联盟,中左翼政党跟中右翼政党可以组建联合政府。一般印象中,左翼经济取向是支持加强干预市场运作和平均分配财富;右翼则支持自由经济,让市场自行调节。左翼多指积极社会改革及重视人权;右翼多指保守及维护资产阶级的建制、法治稳定。民族主义立场上,左翼指倾向国际主义民族自决、独立运动、世界大同,但亦有以国族基础的民族主义等,右翼则主张以国家主义、民族为中心。

经济观

不是所有左翼对于经济都有一致意见,虽然大部分都支持对经济采取某些形式的政府或社会干预。

左翼的经济信仰从凯恩斯主义福利国家,到产业民主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再到公有化计划经济,可谓相当广泛。[17]工业革命期间,左翼人士强力支持工会,并使工会成为左翼政党的重要支持者。20世纪初,许多左翼人士主张政府应对经济进行强有力的干预。[18]左翼继续批评全球化的剥削本质,例如“血汗工厂”、“向下竞争”和非自愿解雇。而在20世纪的最后25年里,政府应直接参与经济的日常运作的这一观念在中左翼(特别是采取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党人)中的接受度下降了。[19]

其他一些往往相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拥护者有时会将马克思的经济学主张与政治哲学分开,认为马克思研究经济的方法有其价值,与他所提倡的革命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无关。[20][2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不完全依赖于马克思,而是从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来源中汲取经验。无产阶级专政工人国家是是一些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列宁主义者用来描述在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社会间的临时性国家。马克思将无产阶级定义为领薪劳工,相反的,流氓无产阶级则是最贫穷,被社会遗弃的人,如乞丐、骗子、表演者、街头艺人、罪犯和娼妓。[22]

然而农民阶级却造成左翼的意见分歧。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几乎没有提到这项议题。[23] 相较之下,巴枯宁认为流氓无产阶级是一个革命阶级,而毛泽东认为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应由贫农和工人一同执行,而不完全由都市内的工人主导,这继承了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而与西方国家相反,西方的共产党及工会组织是由都市内的工人主导,农民阶层多是保守的,是政府及资本家的支持对象。

左翼自由意志主义者、自由意志社会主义者与左翼无政府主义者主张由工会工人委员会基层政权公社所运作的分权经济,反对国家和私人对经济的控制,倾向于社会所有权和地方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由分散的地区组成的国家被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联邦。全球正义运动,也被称为反全球化运动和改变全球化运动,抗议企业经济全球化,因为它对穷人、工人、小商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24][25][26]

不过,尽管对经济组织形看法不一,但左翼普遍相信各种技术和哲学领域的学科创新有助于他们的事业[27]

国家认同

国族民族主义已成为左翼争论的重要议题。早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民族主义就是共和左翼的一项关键政策。[28]共和左翼主张公民民族主义,并认为国家是由主观的“共同生活的意愿”形成的“日常公民投票”。[5]

有关无产阶级国际主义马克思社会阶级理论主张,工人阶级成员应联合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以获取相同的阶级利益,而不是只专注在本身国家。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可用《共产党宣言》的最后一行做总结:“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联盟成员体认到,成员越多意味着谈判能力越大。而在国际层次上,左翼认为工人阶级需更进一步的合作以获得更大的权力。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认为其本身能吓阻战争,因为有着相同利益的人民不太会彼此对抗,而是专注在对抗统治阶级。根据马克思理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是相反的思想。左翼运动因此常采取反帝国主义立场。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和其他左翼人士将民族主义国族主义种族主义(包括反犹太主义)和宗教视为统治阶级用来阻止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反对他们的分而治之的策略。[29][30] [31]

另一方面,左翼民族主义定主要是反对国家间自由贸易协定促成的经济整合,所产生的加剧社会不平等。这观点有时可视为对超国家组织如欧盟的敌视。左翼民族主义也可指任何强调工人阶级对抗其他国家的剥削与压迫的民族主义。许多第三世界反殖民运动吸收了左翼及社会主义思想,比如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正式支持一国社会主义

反全球化

左翼一般基于经济全球化造成的世界分工与剥削以反对全球化,而左翼的反对全球化并不代表其支持某种保护主义本土主义,相反,左翼侧重于从政治角度强调诸如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等愿景。

全球正义运动,也称反全球化另类全球化运动,他们抗议全球贸易协定,认为会对贫穷及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这运动一般被认为有左翼色彩,但有些活动与传统左翼并无关联。例如右翼民粹主义人士派特·布坎南,他反对以国际主义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全球化。全球正义运动并未反对任何形式的全球联合本身,相反地,它支持某些形式的经济国际主义。全球正义运动的主要诉求是改革国际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且建立一个国际社会正义的运动。他们拒绝任何政党的领导,确立自己是一个“社会运动性质的运动”。

组织机构

马克思主义之下的列宁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先锋队领导。职业革命家致力于共产事业,并组成共产革命运动的核心。无产阶级专政工人国家是马克思主义者用来描述在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社会间的一种临时国家型态。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先锋队理论受到愈来愈多新左翼的质疑,主要是由于这一时期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行为证明了先锋队可能无法保证其先进性而腐化。此后,部分左翼重拾工团主义委员会共产主义甚至无政府主义中设想的组织制度,部分左翼提倡去中心化架构和运动,包括野猫罢工黑群等。

左翼国际组织包含许多过去与现存组织,如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第三国际第四国际社会党国际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国际共产主义研讨会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革命国际主义运动马列主义政党和组织国际会议 (团结和斗争)等。

女性主义

许多女性主义者被认为是激进左翼。[32]女权主义先驱如玛莉·吴尔史东克拉芙特受到激进派思想家汤玛斯·潘恩等人的影响。许多知名左翼人士也是女权主义者,如:马克思主义者克拉拉·蔡特金亚历山德拉·科伦泰基督教社会主义者海伦·凯勒无政府主义者爱玛·戈尔德曼社会主义者安妮·贝赞特。[33][34]

1960年代民权运动以来,妇女解放运动与新左翼和其他新社会运动关系密切,挑战旧左翼的正统。部分激进女权团体、自由派女性主义者与社会自由主义者紧密连结,属于美国主流政治中的左翼(如全国妇女组织及民主党内的进步派),主张性别平等安全套避孕药避孕权,以及妇女拥有选择堕胎的身体自我主权利。激进女性主义(如玛丽·戴莉)不易放入左右光谱中,与深层生态学较有关联。

虽然新左翼和女性主义有密切的关系,但由于左翼的派别众多,不同派别对女性主义有不同的态度。如“男尊左翼”(brocialist)是一类在性别议题上存在大男子主义或持消极立场的左翼,他们一般否认父权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35],或认为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或无政府主义消除等级制度将一劳永逸地解决性别议题,因此无需对现状做出特别的努力[36]。这类观点受到其他左翼的广泛批评,认为男尊左翼持有的“性别问题本质上是次要的,有更大的斗争来定义我们今天的政治”此类想法是在缺乏有效路径从而为搁置矛盾而开出的空头支票[37]

环保问题

生态主义或称环保主义的议题上最重要的左翼倡导者之一是托马斯·潘恩,他是左翼和右翼成为政治术语以来最早描述“人类对世界的集体所有权”的人之一,他在《土地正义》一书中谈到了这一点[38]。因此,大多数关于环保主义的左翼思想和文献都源于这种所有权的责任,上述合作所有权的形式意味着人类必须照顾好地球。尽管对生态主义的内涵有不同的看法,但这一原则在后来的许多的左翼思想和文献中都有所体现。从卡尔·马克思威廉·莫里斯等早期社会主义哲学家都可以说对环境问题有所关注。[39][40][41][42]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即使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或者所有同时存在的社会合在一起,他们也不是地球的主人。他们只是(地球财富)的持有人和受益者,且必须将(这一财富)以一种更好的状态传给后代。” [39][43]俄国革命后,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波格丹诺夫等环境科学家在苏联统治的头十年努力将环保主义纳入布尔什维主义,并“将生产与自然规律和限制相结合”,直到斯大林攻击生态学家和生态科学,清洗环保主义者,并默许特罗菲姆·邓尼索维奇·李森科推行伪科学。同样,出于历史因素,毛泽东也拒绝环保主义,他认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律,一切自然资源都必须为革命服务[44]

社会进步主义

社会进步主义是左翼的特色之一,尤其是美国,过去的美国社会进步主义者多数支持废除奴隶制度、支持女性投票权公民权多元文化政策,在20世纪初期一直是共和党内的进步派的代表,直至1930年代后进步派再转为以民主党为主流。

现时西方社会进步主义的立场主张性别平等、反种族歧视、废除死刑LGBT权利同性婚姻合法化、生育控制、胎儿干细胞研究、女性拥有堕胎的选择权和身体自主权。公共教育是社会进步主义者非常有兴趣的主题,他们支持高水准的科学与数学教育,广泛的性教育和高中学生能取得保险套

成熟的社会进步主义者倾向世俗主义,相信宗教充满许多过时的传统父权看法,当中的教条亦有打压个人的思想自由,但亦包括支持进步理念的宗教左翼,如基督教左翼。进步主义者不少也持反战的立场。

第三世界主义

第三世界主义是左翼政治中的一种思想,将已发展、典型自由主义国家,与发展中、或称第三世界国家的分离视为首要的政治目的。第三世界主义支持第三世界国家,或对抗西方国家及其代理人的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在第三世界)。其政治思想经常将当代的资本主义视为带有帝国主义的特征。因此,第三世界主义者认为,要抵制资本主义,主要必须对抗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掠夺。

第三世界主义运动的重要人物有弗朗茨·法农艾哈迈德·本·贝拉安德烈·冈德·法兰克萨米尔·阿敏西蒙·马利英语Simon Malley新左翼极力支持第三世界主义,特别是在五月风暴等第一世界的革命运动失败以后。有关第三世界主义的新左翼团体和运动有《每月评论》和新共产主义运动。

第三世界主义也与泛非洲主义泛阿拉伯主义毛泽东思想、非洲社会主义和拉丁美洲社会主义的趋势紧密结合。过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等都是较为知名民族解放运动组织,受共产主义影响较大。

一些在发展中国家的左翼组织,如墨西哥萨帕塔民族解放运动南非棚户区居民运动英语Abahlali baseMjondolo以及印度纳萨尔派,认为西方左翼对于其支配国家的群众运动,常采取种族主义和家长式的态度。另外还特别批评非政府组织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欧洲和北美地区的反政府运动,夺取了落后国家群众运动的主导权。

后现代主义

左翼后现代主义否定了如马克思主义等的普遍解释性理论,嘲笑那是大叙事。他们否定传统的组织模式,如政党和工会,而专注在批评或解构。左翼后现代主义评论家认为这是一种对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失败(包括欧洲、拉丁美洲和美国),以及对斯大林主义政权幻想破灭的反应。他们认为,文化研究借由否定独立真实的存在,扩大了文化的重要性。[45][46]

左翼内对后现代主义最有名的批评,是自认为是左翼的物理学家艾伦·索卡尔在1996年的一个恶作剧。他注意到左翼内盛行“一种胡闹且草率的思维…否定了客观真实(Objective reality)的存在,或……淡化他们实际的关连……”,用定义与使用错误的物理、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政治理论的名词,去主张物理事实(特别是万有引力)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由心理与政治所架构的,[47] 他将索卡事件整理之后出书,名为《知识的骗局》。[48] 《社会文本》在1996年刊登这个论文,而之后索卡随即公开表示这是一场恶作剧。虽然有些人认为这是索卡攻击左翼主义,但他非常清楚,这是内部批评:

政治上,我非常生气,因为这愚蠢的事几乎(虽然并不是全部)源自于一些自称左翼的人。我们在这里见证到了一个深远的历史“转变”(volte-face)。 在最近两个世纪,左翼是认同科学且反对蒙昧主义(Obscurantism)…知识相对主义背叛出这个有价值的遗产,并破坏已经脆弱的进步社会评论的前景。理论上,“实体的社会建构”不会帮助我们找到有效的艾滋治疗法,或是策划出防止全球暖化的策略。但如果我们拒绝真实与虚假的想法,那我们也不能反对历史、社会学、经济和政治上的错误思想。…至少,我这个小实验的结果证明了,某些美国左翼学者在思维上变的懒散。[49]

盖瑞·杰森表示:“社会主义的失败,无论在经验上或理论上…让社会主义者的信仰开始动摇,而后现代主义是他们的回应。”[50]

各国及地区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工党澳大利亚最大左翼政党,成立时主要有工会背景,现主要获知识分子和城市中产阶级的支持。1904年在全世界建立首个左翼的民选政府,虽然只维持几个月。此后工党在1908-1909年、1910-1913年、1914-1915年、1929-1932年、1941-1949年、1972-1975年、1983-1996年、2007-2013年及2022年 - 2025年间执政。

澳大利亚绿党是第三大政党, 该党成立于1992年。

加拿大

加拿大新民主党加拿大的最大左翼政党,但长期是第三大党地位,惟在多个省份曾有长期的执政地位。

加拿大自由党中间偏左的政党,较新民主党为右,但较保守党为左。

香港

在香港,历史上的“左翼”往往是指参与六七暴动、反对英国殖民专制当局、亲(当时的)中共的传统左翼力量。香港回归后,香港的左翼泛民主派包括社民连左翼21等;同时香港也有极左翼,如从中国大陆转移而来的托派但有时被认为是“左胶”的社会主义行动等政治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于中国共产党在邓小平时代后受“不争论”影响并未在官方宣传定义中其现行意识形态为左翼或右翼,民间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认知各有不同,导致对“左翼”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知各有差异。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以前被认为是左翼政党(见左翼和右翼),但与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以城市工人阶级为基础不同,中国共产党靠农民起家,以农村为根据地,奉行“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在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期间,右翼被其定义为反革命组织(即党内反对毛泽东的派系)。

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转走市场经济政策并推行中国民族主义,其国家政府主导的私有化政策被学者认为本质上已经变成了威权资本主义[51][52]国家资本主义[53]党国资本主义[54][55]。时至今日,目前的中国共产党被民间左翼学者和一些海外党派认为是实质性的威权主义、民族主义、资本主义右翼政党[56][57][58]。此外,从中国国民党分离的国民党左翼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建立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一般也被认为是左翼政党,但不具备执政权,实质上类似于中共的卫星党。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马德勇在2014年《二十一世纪》的一篇论文中表示“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左、右翼和其他国家的左、右翼存在很大差异……在对社会现状的批评上,中国的右翼其实更像西方的左翼;而在维护现有政治体制和既定社会秩序的态度上,中国的左翼却更像西方的右翼。”[59]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任何民间政治实践进行极为严格的限制,因此并无成规模和成体系的民间左翼团体或组织,但存在读书会性质的学生左翼群体(如佳士事件发生前的北大马会)和传统毛派工运网络[60]

法国

法国的主流左翼政党是不屈法国法国社会党法国共产党[61]法国的左翼早在法国大革命时已出现,当时为雅各宾俱乐部里的山岳派哥德利埃俱乐部。1871年成立全世界第一个继革命成立的左翼政权巴黎公社,但随即被保王党、资产阶级和军方势力推翻,之后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此后左翼的共和党派一直主导第三共和的政治,包括通过1905年的政教分离法,把宗教组织移出公共领域。

社会党曾经是法国最大的中间偏左政党,1969年结合多个共产党以外的左翼政党成立。共产党则在1970年代后因第五共和成立和两轮投票制的选举制式微,由社会党长期主导左翼政治至2017年。1981-1995年、1997-2002年及2012-2017年在法国执政。但社会党在2017年没落,2022年总统选举第一轮只收获1.7%的选票。

现法国最大的左翼政党为不屈法国,由前社会党成员让-吕克·梅朗雄于2016年创立。 2017年总统选举第一轮得票率为19.6%,排名第四。 2022年总统选举第一轮得票率为21.9%,排名第三。两次都以微小差距未进入第二轮。2022年5月则建立了生态和社会人民新联盟以整合左翼力量,并与多数左翼政党达成一致。 2022年立法选举后一举成为国民议会最大的左翼政党。

德国

德国的主流左翼政党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另外两个左翼政党是主张绿色政治德国绿党和主张民主社会主义德国左翼党

韩国

在韩国,左翼又被称为自由派(称谓参照美国的保守派和自由派,但韩美的意识形态及社会环境不太相同,左翼在韩国普遍有强烈民族主义及同情北韩的情怀),通常持反美反日反帝国主义、支持和平统一思想的朝鲜民族主义,对北韩实行人道经济援助。部分左翼人士有亲北或同情北韩的倾向,经常受到右翼指责,但部分的指责有失实及诬陷之嫌。

1997年大韩民国总统选举金大中代表“新政治国民会议”首次胜出总统选举,成为首位左翼总统,以及第一位在野党候选人当选总统。2000年,金大中成为首位访问北韩的韩国总统,南北韩并签署南北共同宣言2002年大韩民国总统选举卢武铉代表新千年民主党当选成为第二位左翼总统。在金大中和卢武铉的十年自由派执政时期(1998-2008),对北韩实施经济援助及对话(阳光政策),一改保守派数十年对北韩的敌对政策。但保守派批评对北韩实施经济援助只会助长北韩发展核武,而北韩在2006年亦成功核试,但通过六方会谈成功缓解冲突;对外自由派则主张与中国大陆美国维持和平友好关系,但与美国保持距离。惟总体上,韩美关系在自由派执政期间仍维持平稳发展,韩美军事同盟得以维持。

韩国政治有相当重地区主义的媒体把此概念混淆成地域感情而说,“左翼多存在于全罗南道”。更准确地说,庆尚道绝大多数支持保守派政党(保守派一般得票超过七成),全罗道大多支持自由派政党(自由派一般得票超过八成),而其他地区则存在竞争状态。这个地域分野的情况因朴槿惠弹劾案及中间派政党崛起而改变。在2017年韩国总统选举文在寅代表左翼的共同民主党当选韩国总统,是为第三位左翼总统。文在寅主张阳光政策和改善与北韩的关系,并推动北韩无核化,其主张在之后获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支持。2018年4月27日,金正恩到访韩国一侧的板门店,是为两韩元首第三度会面,以及金正恩和文在寅首次会面。6月13日,共同民主党在地方选举中大胜,首度取得绝大部分市道的控制权,更首次取得釜山庆尚北道

英国

工党英国最大的左翼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当中的强硬左翼则是指托尼·本恩、社会主义者运动团队和劳工左翼简报[62]以及一些托洛斯基主义团体,受到马克思主义极大的影响,而工党则主张渐进式的民主社会主义,与欧洲的其他社会主义左翼政党不同,工党作为社会主义政党,但成立初期较少受欧洲左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

1924年,工党首次在英国执政,在获当时自由党的支持下,建立首个左翼少数党政府,但维持仅11个月,之后在1929-1931年组建第二个少数党政府,其后因大萧条而下台。战时加入保守党领导的联合政府。

1945年,工党在二战后的首次选举中取得大胜,击败保守党,建立首个多数党政府,在1945-1951年间执政。工党在执政期间,把英国变成福利国家,并建立国民保健署,自此把健保、邮政等重点产业国有化。福利国家的模式之后被保守党接受及吸纳,福利国家成为英国的模范。工党其后在1964-1976年、1974-1979年再度执政,期间把堕胎同性恋除罪化。在1980年代,保守党在撒切尔夫人领导下向右转,推行经济自由化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把不少国家重要产业私有化,受到工党的强烈反对,工党继续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纲领,导致在四次大选中大败给保守党。

自1994年托尼·布莱尔执掌工党以来,工党曾转走温和的中间路线,并以第三条道路作为指导方向,不再以加税和社会主义纲领作为主要政纲,以吸纳中产及商界支持,成功在1997年击败保守党,相隔18年再度取得执政权。布莱尔推行第三条道路的经济政策,在不少政策上与之前的保守党政府无异,除了把最低工资立法。不过,工党作为主流的左翼政党,布莱尔同意把部分国家产业市场化和减税,以及其一面倒亲美的外交政策,更在反恐战争中全面追随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攻打阿富汗伊拉克,受到国内包括工党党内左翼的批评,使他的政策和功过至今备受争议。不少左翼更把布莱尔视为左翼的叛徒。

2015年9月,杰里米·科尔宾执掌工党后,工党重新走传统左翼的社会主义路线。工党在欧盟问题上取态并非一致,现时亲欧派主导工党,但疑欧派在党内有一定势力,惟不像保守党般受疑欧派主导,疑欧派和亲欧派在保守党处于均衡地位,但疑欧派占上风。

2020年4月,科尔宾下台后,在凯尔·斯塔默执掌下工党重回第三条道路的中间路线。

美国

在美国国内,自由派通常代表美国的左翼,以保守派则代表美国的右翼。民主党是美国最大的自由派政党,与保守派的共和党相对。

自1930年代罗斯福新政以来,民主党主张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及国际主义,并把自由主义重新定义,形成今日的自由派。1960年代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时期,民主党推行伟大社会及向贫穷宣战,通过1964年民权法案平权法案后,积极推动种族及性别平权,政策进一步向左倾。1973年,罗诉韦德案的州决使美国全国堕胎合法化,民主党支持维持最高法院的判决,捍卫女性的堕胎权和身体自主权。与此同时,因应对民权法案及社会对家庭价值改变的反弹,原为民主党支持基础及票源的白人蓝领工人阶级农民和郊区开始转向共和党,而民主党则主要获较多非裔、拉美裔、女性、白领、学界、专业界、大城市中产和富裕阶级的支持。

1990年代比尔·克林顿主政后,民主党以第三条道路作为指导方向,调整经济政策,成功吸纳中产及大企业的支持,不少大企业也由原本支持共和党转为支持民主党,成为民主党的主要金主。与此同时,民主党的左翼进步主义势力正不断扩展,挑战党内的主流自由派建制势力。2007年的一个统计显示,美国学术界中只有9.2%自称保守派(右翼),44%自称为自由派(左翼),46%自称为温和派(中间派)[63]。在政治学、历史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的领域里,民主党共和党的支持比率更达至19:1。此数字之所以没有更往左的政治光谱移动,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商学与宗教哲学教授都倾向保守,才把此比率平衡掉。巴拉克·奥巴马在2009年主政后,其推行的进步主义政策成功把民主党的支持票源扩张,但同时失去白人蓝领工人阶级农民和郊区的支持。

不过,虽然民主党在美国被保守派称为“左翼政党”,但事实上根据政治光谱,其社会自由主义基调更倾向于一般意义上的中间派。美国在真正意义上的泛左翼政党及组织包括有民主党左翼加入的美国民主社会主义者[64]、提倡绿色进步主义的美国绿党[65]、持传统马列主义态度的美国共产党[66]等。

标志

各国左翼的社会主义政党、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等绝大多数以红色粉红色为主要颜色,如英国工党法国社会党不屈法国德国社会民主党意大利民主党加拿大自由党澳洲工党日本共产党等。社会自由主义倾向的中左翼政党则使用其他颜色,如美国民主党、韩国共同民主党日本立宪民主党日本社会民主党等主要使用蓝色。

参见

参考文献

引用

  1. ^ 1.0 1.1 Smith, T. Alexander; Tatalovich, Raymond. Cultures at War: Moral Conflicts in Western Democracies. Toronto, Canada: Broadview Press. 2003: 30. 
  2. ^ Bobbio, Norberto; Cameron, Allan. Left and Right: The Significance of a Political Distinc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37. 
  3. ^ Ball, Terence.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wentieth-Century Political Thought Repri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614 [2016-11-15]. ISBN 978052156354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8). 
  4. ^ Thompson, Willie. The Left In History: Revolution and Reform in Twentieth-Century Politic. London: Pluto Press. 1997. ISBN 978-0745308913. 
  5. ^ 5.0 5.1 5.2 5.3 Andrew Knapp and Vincent Wright. 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France. Routledge. 2006.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Knapp”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6. ^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New York, 1974, pp. 153-155
  7. ^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1971
  8. ^ Sowell, Thomas. A Conflict of Visions: Ideological Origins of Political Struggles Revised. Basic Books. 2007 [First published 1987]. ISBN 978-0-465-00205-4. 
  9. ^ Van Gosse, The Movements of the New Left, 1950 - 1975: A Brief History with Documents,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ISBN 978-1-4039-6804-3
  10. ^ Smith, T. Alexander; Tatalovich, Raymond. Cultures at War: Moral Conflicts in Western Democracies. Toronto, Canada: Broadview Press. 2003: 30. 
  11. ^ Bobbio, Norberto; Cameron, Allan. Left and Right: The Significance of a Political Distinc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37. 
  12. ^ Thompson, Willie. The left in history: revolution and reform in twentieth-century politics. Pluto Press. 1997. 
  13. ^ Bill Jones. Dennis Kavanagh. British Politics Toda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978-0-7190-6509-5 p. 258
  14. ^ Brooks, Frank H. (1994). The Individualist Anarchists: An Anthology of Liberty (1881–1908). Transaction Publishers. p. xi. "Usually considered to be an extreme left-wing ideology, anarchism has always included a significant strain of radical individualism...
  15. ^ Berman, Sheri. "Understanding Social Democracy". 存档副本 (PDF). [2009-07-2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9-20). . Retrieved on 2007-08-11.
  16. ^ The concept of the left, Marxism and Beyond. L Kolakowski - On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and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 1971.
  17. ^ Andrew Glyn, Social Democracy in Neoliberal Times: The Left and Economic Policy since 198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978-0-19-924138-5.
  18. ^ Beinhocker, Eric D. The Origin of Wealth: Evolution, Complexity, and the Radical Remaking of Economics. Boston, Mas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6: 316. ISBN 978-1-57851-777-0. 
  19. ^ Left.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9-04-15 [2022-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7 January 2016) (英语). 
  20. ^ The Neo-Marxian Schools. The New School. [2007-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29). 
  21. ^ Munro, John. Som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an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Toronto. [2007-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0). 
  22. ^ Lumpen proletariat --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2008-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7). 
  23. ^ Marxism Fails on the Farm. [2008-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6). 
  24. ^ Mertes, Tom. A Movement of Movements. New York: Verso Books. 2004. 
  25. ^ Krishna-Hensel, Sai. Global Cooperatio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shgate Publishing. 2006: 202. 
  26. ^ Juris, Jeffrey S. Networking Futures: The Movements against Corporate Globalization.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8: 2. ISBN 978-0-8223-4269-4. 
  27. ^ Wright, Edmund (编). The Desk Encyclopedia of World History. New York: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6: 370. ISBN 978-0-7394-7809-7. 
  28. ^ Doyle, William.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2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978-0-19-925298-5. An exuberant, uncompromising nationalism lay behind France's revolutionary expansion in the 1790s...", "The message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was that the people are sovereign; and in the two centuries since it was first proclaimed, it has conquered the world. 
  29. ^ Szporluk, Roman. Communism and Nationalism 2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30. ^ Solomos, John; Back, Les. Marxism, Racism, and Ethnicity (PDF).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1995, 38 (3): 407–420 [25 October 2017]. CiteSeerX 10.1.1.602.5843可免费查阅. S2CID 39984567. doi:10.1177/00027642950380030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10 August 2017). 
  31. ^ Lenin, Vladimir. Anti-Jewish Pogroms. Speeches On Gramophone Records. 1919 [29 April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19 March 2020). 
  32. ^ 存档副本. [2009-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1). 
  33. ^ 存档副本. [2009-02-10]. ([groups.http://www.feministsforlife.org/history/foremoth.htm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6). 
  34. ^ 存档副本. [2009-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1). 
  35. ^ Laurie Penny on Brand, iconoclasm, and a woman’s place in the revolution. [2021-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5). 
  36. ^ Modern tribes: the brocialist. [2021-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3). 
  37. ^ Welcome to Jeremy Corbyn's blokey Britain - where 'brocialism' rules. [2021-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5). 
  38. ^ Paine, Thomas. Agrarian Justice. Thomas Paine National Historical Association. [13 July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7). 
  39. ^ 39.0 39.1 Foster, J. B. Marx's Ecology.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2000. 
  40. ^ Burkett, P. Marx and Natur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9. ISBN 978-0312219406. 
  41. ^ William Morris: The First Green Socialist. Leonora.fortunecity.co.uk. 14 December 2007 [13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13 April 2010). 
  42. ^ Moore, J. W. Capitalism as World-ecology: Braudel and Marx on Environmental History (PDF). Organization & Environment. 2003, 16 (4): 431–458. CiteSeerX 10.1.1.472.6464可免费查阅. S2CID 145169737. doi:10.1177/108602660325909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13 July 2011). 
  43. ^ Marx and ecology. Socialist Worker#United Kingdom. 8 December 2007 [13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6 March 2010). 
  44. ^ Shapiro, Judith. Mao's War against Nature: Politics and the Environment in Revolutionary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45. ^ Postmodernism, commodity fetishism and hegemony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5-11-25., Néstor Kohan, 《International Socialism》, Issue 105.
  46. ^ Chomsky on Postmodernis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诺姆·乔姆斯基, 《Z-Magazine's》 Left On-Line Bulletin Board.
  47. ^ A Physicist Experiments With Cultural Studi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lan Sokal
  48. ^ Transgressing the Boundaries: Towards a Transformative Hermeneutics of Quantum Gravity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7-03-26., Alan Sokal, first published in; Social Text, issule 46/47, 1996
  49. ^ A Physicist Experiments With Cultural Studi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lan Sokal
  50. ^ Socialism's Last Bastion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8-12-01., Gary Jason, Liberty
  51. ^ McGregor, James. NO ANCIENT WISDOM, NO FOLLOWERS: The Challenges of Chinese Authoritarian Capitalism. Easton Studio Press, LLC. 2012-11-06 [2023-04-26]. ISBN 978-1-935212-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8) (英语). 
  52. ^ Gruin, Julian; Knaack, Peter. Not Just Another Shadow Bank: Chinese Authoritarian Capitalism and the 'Developmental' Promise of Digital Financial Innovation. New Political Economy. 2020-04-15, 25 (3): 370–387. ISSN 1356-3467. S2CID 159282907. doi:10.1080/13563467.2018.1562437. 
  53. ^ Andrew Szamosszegi and Cole Kyle. An Analysi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State Capitalism in China (PDF).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4-02). 
  54. ^ Pearson, Margaret; Rithmire, Meg; Tsai, Kellee S. Party-State Capitalism in China. Current History. 2021-09-01, 120 (827): 207–213. ISSN 0011-3530. doi:10.1525/curh.2021.120.827.207可免费查阅 (英语). 
  55. ^ Pearson, Margaret M.; Rithmire, Meg; Tsai, Kellee S. China's Party-State Capitalism and International Backlash: From Interdependence to Insecurit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022-10-01, 47 (2): 135–176. ISSN 0162-2889. doi:10.1162/isec_a_00447可免费查阅 (英语). 
  56. ^ Friedman, Eli. 為什麼中國是資本主義社會. Lausan. 2020-09-24 [2021-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6) (美国英语). 
  57. ^ Slavoj Žižek. Sinicisation. London Review of Books. 2015-07-16 [2021-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2). 
  58. ^ 存档副本. [2020-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4). 
  59. ^ 马得勇; 张曙霞. 中國網民的「左」與「右」 (PDF). 二十一世纪. 2014, (2014年4月号): 88 [2023-03-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10-25). 
  60. ^ Zhang Yueran. Leninists in a Chinese Factory: Reflections on the Jasic Labour Organising Strategy [一家中国工厂中的列宁主义者——对佳士劳工组织策略的思考]. Made in China Journal. 2020-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0) (英语). 
  61. ^ Cosseron, Serge (ed.). Le dictionnaire de l'extrême gauche. 巴黎: Larousse, 2007. p. 20
  62. ^ 存档副本. [2008-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63. ^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VIEWS OF AMERICAN PROFESSORS - Neil Gross and Solon Simmons, 2007. [2016-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8). 
  64. ^ 9 questions about the Democratic Socialists of America you were too embarrassed to ask. [2017-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1). 
  65. ^ Green Party of the United States. Gp.org. [2011-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5). 
  66. ^ “美国共产党章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摘录于2012-04-18

来源

外部链接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左翼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