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或勤工俭学勤工俭读)指在学习的同时通过兼职或假期工作,获得报酬以资助自身的学习和生活。

台湾称之为“工读”,此类学生即“工读生”(半工半读学生)。在香港则称为“半工半读”或“半工读”。

沿革

[编辑]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于辛亥革命后不久,是由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等倡导和发起[1]:31。他们希望动员有志青年到法国去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输入西方文明,实行“科学救国”、“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1]:31。民国元年(1912年),李石曾等在北京发起成立留法俭学会和第一所留法预备学校,并制订《留法俭学会简章》[1]:31:“惟西国学费,宿称耗大,其事至难普及。曾经同志筹思,拟兴苦学之风,广辟留欧学界。今共和初立,欲造成新社会、新国民,更非留学莫济,而尤以民气民智先进之国为宜”[2]汪精卫、李石曾、蔡元培、吴玉章等人发起“留法俭学会”。

1916年6月,蔡元培等在法国巴黎成立华法教育会[1]:31-32。该会的宗旨是:“发展中法两国之交通,尤重以法国科学与精神之教育,图中国道德、知识、经济之发展。”[3]主要任务是在法国创设中文学校,出版中法文书籍、报刊,介绍学生留法,组织华工教育,联络中法学者诸团体,帮助法人游学中国等[1]:32。帮助更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学习西学,掀起一股“勤工俭学”留学法国的风潮[4]。1917年,蔡元培、吴玉章成立北京华法教育会和留法勤工俭学会,作为经办全国赴法勤工俭学之总机关[1]:32。到1919年,在上海、四川、湖南、广东、直隶、山东、福建等省市相继成立华法教育分会,并陆续开办留法预备学校20多所[1]:32

中国大陆

[编辑]

此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联合制定了《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和《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14号)等文件、指示及办法而被确定。

从1919年初到1920年底,已有1,600多名学生远涉重洋,到达法国勤工俭学,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全国形成热潮[1]:32。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四川和湖南青年最积极;四川勤工俭学运动由吴玉章组织,四川赴法人数居全国各省首位[1]:32。参加勤工俭学运动的中国留学生,包括周恩来邓小平张振华等著名人士。早期的勤工俭学和爱国救国活动联系一起,爱国人士为求改变中国弱势和引进西方科学文化。

随勤工活动对象逐渐从留学学生回归到大多数的国内学生中去,勤工俭学日渐成熟。社会、学校倡导“生活节俭,课余勤工”的勤工俭学思想,并通过国家助学金,帮助学生安心学习。其针对的,是那些经济困难,但想通过勤工来继续求学的贫困学生。勤工活动使得众多学校成立了勤工组织,从而对大量学生继续求学,有着巨大作用。

由于目前中国大陆生活条件的迅速提高,和国力的迅猛发展,逐渐形成“勤工者未必俭学者”的转变。继承了勤工俭学的内涵,勤工俭学的发展,而跳出了原先陈旧的体制和形式结合实际、实践的一种改进。随着其需求增加,大多高校都设置了专门管理勤工助学的部门,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针对补贴贫困生。[5] 学生不仅希望改善生活,实际上都希望得到锻炼,带来实践的提高、思想的磨砺,增强对社会认识。对于勤工助学的勤工俭学活动及报酬,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育部有亦对之作出一些原则性规定[6],以求保障学生和保证学生的安全。勤工助学随发展,除将成为社会实践形式之一,也将原有“俭学”内涵,完全更新成“助学”,帮助学生在校的学习、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学习、实践的学习等,及增加学生的创业活动。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杨胜群主编,刘金田副主编 (编). 《鄧小平傳(1904-1974)》上卷 香港第一版. 香港: 中和出版. 2014. ISBN 978-988-8284-56-6. 
  2. ^ 《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1),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第168页
  3. ^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6页
  4. ^ 《勤工助学的历史考察及现状分析》,罗建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5. ^ 如何让大学生勤工助学两全其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教育报》,2007年02月16日
  6. ^ 勤工助学酬金不能低于所在地方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教育部2007年第12次新闻发布会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勤工助学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