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四国军棋.

四国军棋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3月21日)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四国军棋"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四国军棋是由陆战棋演变而来的一种棋,约1980年代于中国大陆出现,由四或五个人来玩,对面两人为一方,轮流出棋,另外一个人当裁判。四个人互相牵制互相配合。四国军棋的很多规则都与陆战棋相同。近年已可用电子仪器当裁判。四国军棋相较于两人玩的陆军棋内容更为丰富有趣,由于为二对二模式,且四家中间多了九宫格,因此十分注重同盟国间的战术配合。在中国大陆十分热门。

四国军棋最早出现的玩法为四暗,亦是现今最通行的玩法。四暗中四国均不能互见棋子,因此玩家不仅必须判断敌军的子粒部署,也需同时判断友军的子粒部署,而在部分无法彼此沟通的网络四国军棋模式,更吃重棋手本身的判断能力,且更要注意不要误导对家。

随着网络上四国军棋的兴起,双明与全明模式亦逐渐发展。

双明相较于四暗,两个友军能互见棋子,因此彼此讯息能够流通(如友军棋子被吃可得知敌方子粒大概大小),且更能走出一些配合步法,此模式更适合让熟悉彼此棋路的好友同队游玩。

全明模式中四家皆能互见棋子,由于完全没有暗棋的成分,游戏目标也从心理战、讯息战转成了纯粹的实力比拼,十分吃重棋手本身的运算能力,须能看到后面几步的变化。

双明的延伸玩法为双控,即两人分别操纵两国的棋子,由于从二对二成一对一,棋手完全能照自己的意思走出最完美的“配合”。

棋子与棋盘

四国军棋

每方棋子25枚,与陆战棋相同。为便于区分,四国军棋中各方棋子的颜色是不同的,因此四国军棋没有翻棋和糊棋玩法。

棋盘上,每方阵营有30个停靠点,与陆战棋相同;四方阵营中间又有9个停靠点,均在铁路上。

游戏规则

布阵

把棋子放在除行营外的位置上,但炸弹不能放在第一排;地雷只能放在最后两排;军旗只能放在大本营。

走子

在公路上,棋子每次只能走一步;在铁路上,只要路途没有棋子阻隔,步数就不受限制。但遇到铁路直角拐弯时,除了“工兵”允许通过外,其他棋子是不能通过的。另外,大本营中的棋子以及 " 地雷 " ,不能移动。

另外一种是很刺激的可以拐弯的走棋规则,也就是说遇到铁路直角可以并只能拐弯一次。这拐弯规则增加了许多变化,要求更多的思考和更强的配合意识,且行棋速度快,下一盘10分钟不到,很适合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此下法起源于浙江大学,不过未被各大联机平台采用。

吃子

军棋棋子的大小顺序是:司令、军长、师长、旅长、团长、营长、连长、排长、工兵,小棋遇大棋被吃,相同棋子相遇则同归于尽;工兵能吃地雷;炸弹遇任何子皆同归于尽。 除工兵、炸弹外,其他棋子均败于地雷。不能吃行营里的子。司令阵亡则须亮出本方军旗。

胜负

当某一方两个玩家的军旗均被消灭(或无子可走)时,游戏结束。一方只有一个玩家的军旗被消灭时,游戏仍然不算结束。当作战两方均认为无力攻灭对手时,则可以选择和局。

网上四国军棋

现在中国大陆有不少网上版的四国军棋,多数以FlashJava运行,一些即时聊天程式如QQ也可以进行四国军棋游戏,容许玩家互相交谈,和对家交换对手的情报之余,旁观者亦可以观棋以及参与讨论。

术语

四国军棋并没有官方的术语,多数是玩家们约定俗成。子粒称呼方面,除了以原本的名称如司令、军长称呼之外,随着网络四国军棋的兴起,玩家们为了方便沟通,延伸出了一些称呼,常见者如简称为“令”、“军”、“炸”,抑或使用数字称呼。司令以其谐音称之为“40”,随等级递减数字亦逐渐递减直至工兵“32”,炸弹称为“00”,地雷称为“41”,军棋称为“07”等等。亦有人以令为“0”,以师为“4”。台湾的叫法则是司令为1、军长为2……如此类推,工兵为9,地雷为0,炸弹为B。

对于棋盘上各个位置的称呼亦无定论,但不少玩家将某方阵地的某个位置以两个数字的座标称呼,纵排为1至6,横排为1至5,如两大本营之间的位置称之为“63”。一方阵地内左右两边的第一个位置被称为锋位,余下三个位置分别被称为“眉位”、“眉心”,第三排非行营亦非铁轨的两个兵站常被称为“肋位”。第五排的左右两个位置常被称为“旗角”,在这两个位置的非地雷棋子也常被称为“角炸”、“角令”、“角军”等等。非军旗大本营常被称为假棋。两个大本营上方的位置可依是否于军旗之上称之为“旗台”、“假旗台”,两个旗台中间的位置则常被称为台中。 对于行营的称呼可根据方位称之为“左上营”、“右上营”、“中营”、“左下营”、“右下营”,下方两个行营也常被称为“旗营”、“假旗营”。 对于地雷的摆放方式也有一些称呼,常见的有三角雷、包角雷(手枪雷)、一字雷等等。后两排常被称为雷区。四家中间的九个兵站被称为九宫。坐在对面的友军称为对家,上一个走棋的与下一个走棋的可称为上家与下家,也可根据棋子的颜色称为红方,绿方,紫方,蓝方。

四家之中的最大子称为令子,司令是最开始的令子,但当四个司令都阵亡后,军长即为令子,依此类推。

在棋局进行中,主动用炸弹攻击未确认一定是大子的子粒(如没吃子或只吃过小子)称为空炸、空投。空炸有一定的风险,但若成功炸到敌大子则省去消耗子粒试探的麻烦。

某一方利用子粒占据九宫以对地方子粒进行压制,使其不敢轻出的战术称为控盘,通常控盘的一方已经在子粒上取得局部优势。

某方使非司令子粒走的像司令,利用司令的威慑性从而达到欺骗敌手的战术称为假司令、装司令。由于真司令有被敌人炸弹威胁之虞,有时会利用假司令在外控盘,再借由假装司令粗心离开主要线路,使敌方大子直接撞到真司令身上。

某方使非炸弹子粒走得像炸弹称为假炸弹。炸弹十分脆弱,而且只有两颗,炸弹若贸然追击敌人大子很可能被敌人工兵或小子碰掉,因此假炸弹可担当此任,而敌方亦未必能准确分别真假,可能会选择回避,小子碰,工兵飞,或是不予理会甚至反吃。

在棋局中快速连续出子对敌方进行攻击称为闪电,通常是以直接夺旗为目的,大子聚集在铁路上为其特征(未必同边)。闪电战运气成分颇高,连续的进攻可能使敌方措手不及,另一家可选择出子封锁另一家或加入进攻。若闪电战成功后(即成功夺取一方军旗)攻击者往往也会元气大伤,闪电方的损失是由被灭的那方剩余未动的子粒来补足的。推土机战法为闪电的一种,其布局特征为大子多数聚于一路,另一侧以中子配双炸或单炸防守甚至完全舍弃,主力一般部署于非军旗侧,但亦有以军旗侧向敌人发动攻击以命搏命的。

稳扎稳打,判断战局再适时攻防称为盘棋,盘棋战术一般不以快速夺旗为目标,而是借由消耗对手的子粒以迈向胜利,盘棋类布局可能大子靠前以便出动,但并不像闪电布局一样攻击性强,或是采取平均的阵形。

大子殿后,或是子粒坚守不出者常被称为龟阵、乌龟、强守阵,乌龟者若遭强攻通常能防御的得心应手,但缺点是对对家的救援能力大打折扣,乌龟者常要面对一打二的局面。此类布局经常使用师长跟炸死守,或是大子聚集于五六线。

旗侧重兵部署,另一侧却皆为小子,连师长都几乎找不到的阵称为偏阵,偏阵一般在实力虚弱侧不易为对家解围,且经常被一个中高级干部直接打穿。若一列皆为小子多半会重雷看防,以防被人从侧面迂回进攻军旗得手。

刻意以走空子粒、忽略防守以令敌人误认为我方军旗非军旗侧的战术称为空城,其特征常为旗上兵、军旗一路聚小。空城仅能在司令尚未阵亡时使用,若成功则能驱使敌方对另一侧进行攻击甚至扛假军旗,从而损兵折将,一无所获。一般底线真旗侧会埋伏一些兵力(如真司令)以防不测。

衍伸玩法

乱战四国军棋

乱战四国军棋,是在四国军棋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新玩法。一名玩家对面为友军,两侧为敌军。

分子是从四国军棋中100个子随机分成4堆,每堆25个子,由各玩家依次选择一堆作为自己的子力。

各种子的总数:

如果完全随机分子,则可能出现无法按规则布阵的情况。(有所有12枚地雷、所有8枚炸弹及至少1枚军旗)同时,为了防止子力分布过于不均,一般分子时有一定的规则。

布阵

各子必须置于己方可布子区域内的兵站及大本营中。行营内不可布子。布阵时,沿用军旗必须布于大本营内的规则。若一方有多于1个军旗,则可以只将一个军旗置于大本营内,其余可充当军长

地雷必须置于最后2排;若一方有多于(或不少于)5个地雷,则可以将地雷置于倒数第三排。炸弹不得置于第一排。

判定胜利
  1. 如果一名玩家的军旗被对方挖掉,或是所有可移动棋子全部损失,该玩家算输。
  2. 如果一队的两名玩家都被判输,则另一队的两名玩家算获胜。
  3. 如果一名玩家有司令,但没有军旗,司令阵亡时需要选择一边大本营升军旗(自己任选一边),对手只要将这个翻开的大本营攻下算胜;司令未阵亡时,即未翻开一边大本营时,被攻下任何一边大本营均算失败。
  4. 如果一名玩家没有司令,也没有军旗时,永远不需要升军旗,对手只有将其2个大本营都攻下算胜。
  5. 如果一名玩家有2枚以上司令,最后1枚司令阵亡才升军旗(无军旗时自己任意选一边大本营),升军旗的大本营被对手攻下即算输。
  6. 如果一名玩家有至少2枚军旗,并在2个大本营中都放置了军旗,对手需要将2个大本营都攻下算胜。 [1]

六国军棋

近年来出现的新棋种

参见

参考资料

  1. ^ 联众世界-乱战四国游戏规则. [2011-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22).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四国军棋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