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和记黄埔.

和记黄埔

此条目可能包含不适用或被曲解的引用资料,部分内容的准确性无法被证实。 (2019年11月5日)请协助校核其中的错误以改善这篇条目。详情请参见条目的讨论页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11月5日)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和记黄埔"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和记黄埔
公司类型附属公司
股票代号前联交所上市代码:0013(1978年1月3日至2015年6月3日)
ISINHK0013000119在维基数据编辑
成立1863年 编辑维基数据
结束2015年6月3日 编辑维基数据
代表人物李嘉诚
霍建宁
陆法兰
总部 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2号长江集团中心48楼
产业综合企业
产品港口及相关服务,地产及酒店,零售,能源、基建、投资及其他,与电讯等业务。
所有权者长江企业控股 编辑维基数据
市值3440.00亿港元(2013年3月21日)
母公司长江和记实业
网站CKH.com.hk
和记黄埔在20世纪80年代拆卸黄埔船坞,并在10年间重建成黄埔花园

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英语:Hutchison Whampoa LimitedHWL,前联交所上市代码:0013),简称和黄,是《财富》全球500大企业,也是香港交易所最大上市公司之一(公司于1978年1月上市)。截至2010年6月30日,长江实业持有和黄49.97%股权[1]。和黄是业务遍布全球的大型跨国企业,经营多元化业务,包括全球多个市场最大的货柜码头经营商、零售连锁集团、地产发展与基建业务,以至电讯电台广播服务。

董事局前主席是李嘉诚,前副主席李泽钜,前董事总经理霍建宁,三人兼任公司的执行董事。截至2013年3月21日收市后,公司市值大约为3440亿港元。2015年1月9日,长实与和黄公布计划进行重组合并。

历史

和记黄埔前身是两家公司,分别是1863年成立的香港黄埔船坞公司,以及于1877年成立的和记企业有限公司[2]

1969年,在祈德尊爵士领导下,和记企业有限公司取得香港黄埔船坞有限公司控制性股权[2]。1970年代,在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注资打救及“公司医生”韦理主持下,和记业务重组[2]。1977年,和记企业全面收购黄埔船坞,两家公司合并组成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英文名继续沿用和记企业英文名字中“Hutchison”一字[2]。1979年,李嘉诚与汇丰银行达成协议,透过长江实业以每股7.1港元、总值6.39亿港元收购9000万股和黄,占股权22.4%,成为华资入主英资四大洋行第一人[2]。其后逐步增持至约40%。1981年,李嘉诚出任和黄主席[2]

和记企业有限公司

和记的前身为1860年在香港创办的Robert Walker & Company。初期业务主要是经营布匹、杂货及食品的转口贸易。1877年,英国青年夏志信(John Duflon Hutchison)来到香港并任职该公司,不久更将该公司接管,易名为和记洋行有限公司(John D Hutchison & Company Ltd),这是和记(Hutchison)名称的由来。

和记洋行在20世纪初进入中国大陆,在上海、广州等通商口岸设立分行。1950年代初,和记洋行从大陆撤回香港,被会德丰公司收购50%股权。两公司互相持股,互任对方董事。

1947年,祁德尊退役后成为和记洋行董事局成员。1954年,祈德尊出任和记洋行董事局主席。1963年,祁德尊向会德丰集团收购其属下的上市公司万国企业有限公司(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td.)的控股权,并透过万国企业收购会德丰持有的和记洋行股权。1965年,万国企业取得和记洋行全部股权,易名为和记国际有限公司(Hutchison International Ltd.),祁德尊出任主席。此后,通过发行新股展开连串收购。1966年和记先后收购了屈臣氏、德惠宝洋行(Davie, Boag & Company, Ltd.)、泰和洋行(Holyoak, Massey, & Co.)等三家历史悠久的进出口商行。1969年,和记国际发行优先股集资7200万港元,收购黄埔船坞30%的股权。

1970年成立和宝有限公司并上市,附属企业包括德惠宝洋行至少达35家,经营业务包括进出口贸易、商务、机械、汽车销售和建筑材料供应等。1971年成立和记地产有限公司并上市。和记国际还先后收购了安达臣集团、大亚石业、海港工程、会德丰纺织等公司。

受1973年至1974年香港股灾影响,和记国际陷入困境。1975年9月,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注资1.5亿港元收购和记国际33.65%控股权,祁德尊去职。1975年11月,在汇丰支持下,韦理(W. R. A. Wyllie)出任和记国际行政总裁。这时和记集团属下共有315家公司,韦理展开了公司治理、财务整顿。1976年,解散、出售了107家公司,出售股票所得用于购并黄埔船坞与屈臣氏。1977年12月21日,和记国际董事局批准了和记国际与黄埔船坞合并。1978年1月3日,和记黄埔有限公司(Hutchison Whampoa Ltd.)正式成立并取代和记国际的上市地位。这时和记集团还有180家公司,其中8家上市公司为和记黄埔、和宝、屈臣氏、和记地产、都城地产、均益仓、安达臣大亚以及海港工程。

现时和记企业为和记黄埔的中介控股公司及总公司,也是和黄唯一直接持股的公司,换句话说,和黄其余子公司都经和记企业间接持股。

香港黄埔船坞有限公司

1863年7月1日,怡和洋行铁行轮船公司、德忌利士洋行等几家船东创办成立香港黄埔船坞公司(Hong Kong & Whampoa Dock Co.)。同时收购位于中国广州黄埔长洲岛柯拜船坞和修理厂及在香港岛香港仔新建之旱坞,而广州黄埔的传统英文译名为“Whampoa”。1866年黄埔船坞按新订之公司法例登记。1870年,黄埔船坞与红磡的联合船坞公司(Union Dock Co.)合并。1880年黄埔船坞合并了大角咀的四海船坞公司(Cosmopolitan Dock Co.)。1900年,黄埔船坞雇工4510人。

黄埔船坞一直是远东区最大的旱坞、修船及造船公司之一,直到1960年代黄埔船坞为23个国家及9支海军以上之船队提供服务。

1970年黄埔船坞收购大型货仓集团“均益有限公司”的大部分股份。黄埔船坞和均益仓在九龙和港岛拥有大量廉价地皮,和记国际成为了香港大地主。均益在港岛区拥有主要船坞及货仓,其位于西环之3间货仓于1972至1978年间重建为大型商业住宅均益大厦”,而位于北角码头和仓库亦发展成为“和富中心”。

1973年,黄埔船坞的船坞和船舶修理等业务与太古船坞合并,成立香港联合船坞有限公司。1974年,黄埔船坞与均益仓联合成立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

和记黄埔

1977年,黄埔船坞与和记企业有限公司合并成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业务亦转为以地产为主,货运业务则转移给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

1979年,李嘉诚秘密与汇丰展开谈判。1979年9月25日,李嘉诚宣布透过长江实业向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购入英资第二大洋行、市值约60亿港元的和记黄埔22.4%股权,其后逐步增持,1980年底增至41.7%[3]。1979年9月25日,就收购和黄股份与汇丰达成协议,以每股7.1元价格,收购汇丰手上全部共9,000万股和黄普通股,约占和黄22.4%的股份;须向汇丰立即支付总售价6.39亿港元的20%,馀数可延迟支付,为期最多两年;须在1981年3月24日之前支付不少于馀数的一半。1979年10月15日李嘉诚出任和黄董事局执行董事。1980年底,长江实业持有和黄的股权已增加到41.7 %。1981年1月1日,李嘉诚出任和黄董事局主席。1982年,韦理辞去和黄的副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李察信接任行政总裁。上市的和记地产、均益仓、屈臣氏、和宝、安达臣大亚等私有化除牌,海港工程售予罗康瑞的瑞安集团。至1984年底,和黄市值成为香港第三大上市企业。

1984年12月14日,黄埔船坞与香港政府签署换地条款,正式结束黄埔船坞驰名全球之造船及修船时代。原由黄埔船坞占用之红磡湾土地,变身为黄埔花园[2]。和黄向港府补地价3.9亿港元,另加道路建筑费约2亿港元。

1985年1月,李嘉诚通过和黄以29.05亿港元价格,收购置地名下香港电灯34.6%股权[3]

1986年12月,李嘉诚透过家族公司及和黄,以32亿港元收购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Husky Oil Ltd.)52%股权[3]。1991年10月,以17.2亿港元收购Nova集团所持的赫斯基石油公司43%股权,取得了对赫斯基石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1989年底,和黄旗下拥有100个传呼站、23万客户,占香港传呼市场的50%份额。和黄属下和记电话公司,占香港55%的蜂窝式流动无线电话服务,用户5万多家。1990年代前中期,香港流动无线电话由香港电讯CSL数码通、和记电话、讯联分占。

2015年3月25日,和记黄埔同意以92.5亿英镑(约1,067.5亿港元现金)收购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onica SA在英国的电讯营运商O2。公告称,收购现金代价于交易完成时支付,并须在3英国与O2合并业务的累积现金流达到了一个协定的水平后,再额外支付总额最高10亿英镑(约合115.4亿港元)的递延利润分成,和黄指,收购的资金将以与英国汇丰银行订立的60亿英镑过渡贷款及集团之现金资源支付,预计收购于完成后成为英国第一大的流动电讯营运商,综合客户人数接近3,300万名。

2015年5月8日,和记黄埔加拿大Canada Pension Plan Investment Board、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附属公司Limpart Holdings Limited、加拿大魁北克储蓄投资集团英语Caisse de dépôt et placement du Québec以及巴西的BTG Pactual合共5家机构投资者达成协议,投资者共以31亿英镑(相等于约366.4亿港元)认购3英国与O2英国合并业务的32.98%股份,其中CPPIB及GIC将会各自投资约11亿英镑(约131.6亿港元),各占合并公司约12%股权。其他三间合共占8.98%,认购完成后,和记黄埔将间接持有合并公司约67.02%股权。

公司

和黄在全球54个国家经营五项核心业务,雇员超过22万人,核心业务计有港口及相关服务,地产及酒店,零售,能源、基建、投资及其他,与电讯等业务。

业务

和黄经营以下有关业务:

2014年集团成员总收入

  • 港口及相关服务:356.24亿港元
  • 地产及酒店:160.69亿港元
  • 零售:1573.97亿港元
  • 和记电讯香港:162.96亿港元
  • 和记亚洲电讯集团:57.57亿港元
  • 3集团:656.23亿港元
  • 赫斯基能源:573.68亿港元
  • 长江基建:454.19亿港元
  • 和记电讯澳洲:17.48亿澳元
  • 财务及投资与其他:219.19亿港元
  • 总收入:4214.72亿港元

比尔·克林顿担任美国总统时,他和副总统阿尔·戈尔曾被指责接受来自中国的资金捐助。当时,和记黄埔集团刚好取得巴拿马运河两岸的港口经营权,因此有几位美国国会议员参议员把和记黄埔集团和主席李嘉诚与有关指责扯上关系。一般相信和黄及李嘉诚从没有资助过克林顿总统的政策,但右翼人士指责和记黄埔在巴拿马发展业务实际是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意图掌控巴拿马运河,背后更因为得到克林顿政府帮助才取得成功[4][5][6][7]

集团合并

2015年1月9日,长江实业集团与和记黄埔集团公布计划进行重组合并,重组为长江和记实业以及长江实业地产长江实业集团前身)两间公司,前者纳入大部分事业,后者专注于地产开发。每股长江实业换取一股长江和记股份,每股和记黄埔股份换取0.684股长江和记股份。在计划生效后,长江和记以介绍形式于主板上市,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取消上市地位。[8]

参考资料

  1. ^ 長實集團架構. [2012-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8).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李嘉誠全球擴張重鎮 和黃歷史告終〉. 《明报》. 2015-01-10: A2要闻版. 
  3. ^ 3.0 3.1 3.2 〈李嘉誠收購和黃至併入長實事件簿〉. 《明报》. 2015-01-10: A2要闻版. 
  4. ^ 巴拿马运河脱离美国控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BBC中文网,1999年12月14日
  5. ^ 美忧巴拿马运河成禁品通道[失效链接]星岛日报,2000年1月14日
  6. ^ 巴拿马运河港口营运权再引关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大纪元,2004年2月19日
  7. ^ 香港次主权外交与李嘉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沈旭晖亚洲周刊,2010年5月16日
  8. ^ 【長和系重組】長實、和黃合併 易名長和再上市. 香港: 香港苹果日报. 2005年1月9日 [2015年1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3月18日) (中文). 

外部链接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和记黄埔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