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吴恩融.

吴恩融

吴恩融
英文名Edward Ng Yan Yung[1]
性别
出生1961年8月(62—63岁)
 英属香港
居住地 香港
教育程度
职业香港中文大学 建筑系教授
姚连生建筑学教授
亲属父:吴仲文[3]
胞弟:吴恩怡[4]
奖项
  •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年奖(2006)
  •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年奖(2009)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2009)
  • 香港人道年奖 (2010)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2011)
  • 杰出义职荣誉大奖 (2013)

吴恩融(英语:Edward Ng Yan Yung,1961年8月),香港建筑师,中文大学建筑系教授,曾获得红十字会“香港人道年奖[5]。此外,亦获建筑界殿堂大奖“英国建筑师学会2006年年奖”和“英国建筑师学会2009年年奖”和具重要性的奖项包括香港建筑师学会二○○五年年奖与国际建筑师杂志《The Architectural Review 》二○○五年建筑奖。[6]

吴恩融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姚连生建筑学教授。1992 年自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他曾在多所世界知名的大学,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从事研究及教学工作。生态可持续建筑和都市气候的城市规划是吴教授多年来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 他开创并亲自主持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可持续环境设计理学硕士课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作为香港特区政府的环境顾问,吴教授为香港政府制定了香港建筑天然采光能效的建筑规范,空气流通评估准则及其技术性方法,以及用作城市规划的香港都市气候图。吴教授曾发表超过500份研究论文报告及三本专书。他更两度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国际大奖,及两度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吴教授亦获香港红十字会颁发“香港人道年奖2010”。

背景

[编辑]

吴恩融有一姊一弟一妹[7],早年在九龙大磡村居住,父亲在红磡的工业大厦经营塑胶厂[8]。吴恩融就读土瓜湾圣三一堂小学。小时候已经学习空手道自卫,是空手道黑带[9]。1972年小学毕业后[10]被派到献主会圣母院书院就读中学[11]。直至1978年中五毕业,他在同年的香港中学会考中考获C和E级成绩。其求学阶段的成绩属下游[12]。吴恩融及后在廖宝珊纪念书院读预科,两个月后退学。同时到地盘工作。[13]不久,他在礼顿道英国文化协会附近工作时留意到去英国留学的学费不高,加上在自己想到英国观看建筑的念头驱使下,他向家人提出留学的要求。结果开展了其负笈海外的旅程。[14]吴恩融赴英期间于英格兰哈特福郡韦林花园市De Havilland College重读预科。完成课程后以优异成绩考入诺丁汉大学建筑系,并以一级荣誉毕业。[15]

然而,由于学费增加,他分别到肯德基卖鸡、赫特福德大学刷地板和英国航空的飞机厂倒垃圾以及一所餐馆洗薯仔以赚取学费[16]。当他完成学士学位便在曼彻斯特大学修读建筑学硕士学位,并以全班第一名 "设计及论文双优" 成绩毕业[17]。吴思融其后在伦敦当两年见习建筑师,至1988年取得建筑师牌照。遂在英国开公司做生意。[18]1988年,他回到香港报考共和联邦奖学金计划以为报读英国剑桥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及从事环保教育工作铺路。在1991年毕业后成立设计事务所和在雪菲尔大学教授建筑学。[19] 他在1994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当研究员,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教书。于1999年才开始在香港中文大学授课。[20] 作为香港特区政府的环境顾问,吴教授为香港政府制定了香港建筑天然采光能效的建筑规范,空气流通评估准则及其技术性方法,以及用作城市规划的香港都市气候图。吴教授亦为新加坡、澳门及中国内地多个省市的政府和机构制定都市气候图。

有见山区学童上学困难,吴教授于2005年发起了建桥计划,联同香港中文大学及其他大学的学生和一众专业人士在中国甘肃省成功建成首座“无止桥”。其后他于2007年成立无止桥慈善基金,并担任创会主席直至2013年。在建桥同时,吴教授于2006年带领其建筑学系学生为广西贫困山区红邓屯的少数民族兴建新校舍,项目名为“瑶学行”,并为当地学童提供授课服务。2014年初,吴教授洞察到中国西南部贫困偏远农村的文化及社会经济需要,便筹组及推行“一专一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计划 ,与他的学生继续从事人道工作。“一专一村”计划的光明村灾后重建项目在柏林举行的 2017 年世界建筑节 (WAF) 上获得了最高荣誉 - 世界建筑大奖。吴教授深信知识创造未来,而这正是学术界应肩负的责任。 

家庭生活

[编辑]

吴恩融已婚,其妻为台湾[21]。二人于1992年成婚,婚后育有两名儿子[22]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阮佩仪.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动力. 2008: 95. 他英文名叫Edward,因为爱德华王子生仔,传媒大肆报导,那是他第一个认识的英文名。 
  2. ^ 無止的信念 吳恩融. 东周网. 2009-08-31 [2017-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6). 
  3. ^ 阮佩仪.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动力. 2008: 98. “可惜,父亲看不见了,只能把他的名字──吴仲文,刻在桥上。 
  4. ^ 阮佩仪.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动力. 2008: 93. 父亲作了一对对联,“乐也融融,乐也怡怡。”他叫恩融,弟弟叫恩怡,喻乐观迎战,自有出路。 
  5. ^ 第三届香港人道年奖得奖人 - 吴恩融教授. 香港红十字会. 香港人道年奖. [2016-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1). 
  6. ^ 阮佩仪.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动力. 2008: 98. 吴恩融拿了香港建筑师学会二○○五年年奖、国际建筑师杂志《The Architectural Review 》二○○五年建筑奖,以及英国建筑师学会二○○六年年奖。 
  7. ^ 阮佩仪.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动力. 2008: 93. 吴恩融有一姐、一弟、一妹,他的一辈,男的用“恩”字排。” 
  8. ^ 阮佩仪.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动力. 2008: 93. 父亲和李嘉诚一同穿胶花,‧‧‧‧‧‧在红磡一大厦的五楼开怡华塑胶厂。‧‧‧‧‧‧他父亲的怡华塑胶厂在港生存不到,搬了去台湾。 
  9. ^ 阮佩仪.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动力. 2008: 92. 他在土瓜湾圣三一堂念小学,自小习武,是空手道黑带。他住大磡邨,黑社会多的是‧‧‧‧‧‧,只有到不用收费的青年会学武自卫。 
  10. ^ 阮佩仪.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动力. 2008: 93. “七二年,我刚上中学。他去台湾,贪有税务优惠。” 
  11. ^ 阮佩仪.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动力. 2008: 92. “中学我派了去圣母书院,那年代计数机没有sin,cos,log,‧‧‧‧‧‧”。 
  12. ^ 阮佩仪.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动力. 2008: 92. 一家六口靠父亲穿胶花维生,父亲不识字,他成绩下游,一直乏人打救。“我细个志愿揸的士。” 
  13. ^ 阮佩仪.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动力. 2008: 92. 中五毕业,他在地盘做咕哩,因为赚钱多。“七八年会考,成绩只是C和E,在宝珊纪念学院念预科,校风太差,两个月便退学了。” 
  14. ^ 阮佩仪.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动力. 2008: 93. 他去礼顿道英国文化协会“‧‧‧‧‧‧原是剑桥大学皇帝学院教堂,我一直渴望跑去看看。”无意中发现一年给一镑学费,便可以留学,客家人重男,母亲,姐姐都乐意献上私己,让他买飞机票赴英。 
  15. ^ 阮佩仪.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动力. 2008: 95. 他在英国Welwyn Garden City的De Havilland College 念预科,成绩出奇的好。那时在英国,预科拿A的可考S-level,全校就只有他合资格报考,入了诺定咸大学建筑系。 
  16. ^ 阮佩仪.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动力. 2008: 95. 但撒切尔夫人一上场便将港生变成海外学生,学费由原来每年一镑加到一年五百镑,他清晨五时开始倒垃圾,下课去肯德基卖鸡,晚上到餐馆洗薯仔,赚钱交学费。“我在Hatfield理工大学倒完垃圾,再到英国航空公司的飞机厂倒”。 
  17. ^ 阮佩仪.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动力. 2008: 95. 他父亲在台湾的生意稍有起色,他学士毕业后,可以再到曼彻斯特大学念硕士,并以优等成绩毕业。 
  18. ^ 阮佩仪.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动力. 2008: 95. 在伦敦做了两年见习则师,八八年拿则师牌。他在英国开公司,有人请他在威尔士起会议展览中心。 
  19. ^ 阮佩仪.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动力. 2008: 96. 他回港考共和联邦奖学金计划,期望念博士,做环保建筑等教育工作。‧‧‧‧‧‧毕业后他在Sheffield 大学当教建筑。 
  20. ^ 阮佩仪.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动力. 2008: 96. 儿子出世后,他去美国麻省理工做研究,又到过新加坡国立大学教书,九九年开始教中大。 
  21. ^ 阮佩仪.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动力. 2008: 93. “他曾问台湾籍太太最想住哪儿。”。 
  22. ^ 阮佩仪.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动力. 2008: 96. 在剑桥的日子,他认识了一个台湾人‧‧‧‧‧‧九二年二人成为了夫妇,育有两子,一个十二岁,一个十岁,都在英国出世。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吴恩融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