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传记.

传记

文学
散文 - 韵文 - 骈文
- - - 歌词
小说短篇小说长篇小说) - 戏剧 - 传记
儿童文学 - 文学流派
西方文学理论 - 文学史
地域文学
古希腊文学古罗马文学古埃及文学
爱尔兰文学意大利文学西班牙文学
中国文学香港文学台湾文学
美国文学 - 英国文学
德国文学法国文学
朝鲜文学韩国文学
印度文学伊朗文学
日本文学越南文学
非洲文学俄国文学
作家
小说家随笔家
剧作家评论家
诗人词人
作曲家填词人
散文家 - 网络作家
分类
文学 - 各国文学
文学类型 - 文学体裁
作家 - 登场人物
文学流派

传记(英语:biography),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也是早期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传记并非只是书,也有可能是电影。此外,传记与小说的分别是相当不同的,虽然许多传记具有小说的形式,但提到传记时,还是以“非小说”为定义。传记即记载一个人的人生,即记载曾经发生在那人生上的事。可以是自传,亦可以用第三者角度去写。无论如何,传记所记载的,都是真实的而并不是虚构。

传记所记载的并非仅是个人传记,有时是一个重要团体的纪录,如中国十七史百将传,传记有相当多种的书写角度,通常依该人物的特性而不同,如政治人物的传记,会着墨在于他所参与的重要政治事件和历史事件,而演员的传记就往往加强描写经历与罗曼史,至于科学家的传记,就着重在他的教育背景,科学成就上面。传记之中,也包含了自传。狭义的自传是由本人写作而成,然而今日许多知名人物的自传都由传记作家代笔,并非他们亲笔写就而成。

目的

[编辑]

传记是某人物人生的真实故事,解释人物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诠释人物的经历和遭遇,甚至生命的意义。

“传记”在印欧语系中的拼写

[编辑]

“传记”一词在印欧语系语言中的写法都很像,因为它们都是源于希腊文βιος 生命”和“γραφή 书写”,再将这两字罗马化(变成“bios”和“graphia”)。两字合起来就解作“记录(某人的)一生”。以下列举“传记”在18种文字的写法: ((column|4|

Husband via game group is based just outside city limits currently near its borders with other countries

传记分类

[编辑]

传记文体包括一般的传记、自传、评传、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年谱、小说化的传记等。不过通过写作途径可作出以下分类(只列出部分):

以写作途径为分类

[编辑]
  • 自传体传记:这是某一个人物自己记载自己生活经历的文章。记载自己前半生或大半生的生活经历的一般称为自传[1]。作者表达出自己的人生故事,强调对人、地、事、物的感情、看法;直接与读者分享自己的人生体验[2]。如《马克·吐温自传》、爱新觉罗·溥仪的《我的前半生》、张爱玲的《小团圆》等。
  • 回忆体传记:这类传记的作者往往是被立传者的亲属、朋友、同事或部属,他们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回忆记载被立传者的生平与事迹。
  • 采访体传记:这类传记的撰写人,一般与被立传者原来并无交往,或者是与被立传者相隔几代的后人,他们主要靠采访被立传者的亲友,搜集被立传者的各类资料,然后经过作者取舍、创造,形成传记。如罗曼·罗兰的《名人传》、魏巍的《邓中夏传》等。
  • 笔记体传记:辑合轶事,再加以选择、剪裁。编者会有意记录史传和碑志容易忽略的方面,以呈现被立传人的更为完整的形象。如朱熹所编《八朝名臣言行录》[3]
  • 融合类传记:如瑞典电影明星英格丽·褒曼和美国作家阿伦·吉伯斯合著的《英格丽·褒曼传》是自传体和采访体融合在一起的一本传记书籍。
  • 其他类传记:在传统的散文体传记外,还有一些特殊体例的传记。比如《被隐喻的四月——徐志摩诗传》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体类传记。

以写作目的做分类

[编辑]
  • 评传:主要是作者分析对象,语调比较疏离,甚至带有质疑;其写作理性方面重于感性方面。评传的创作重点不是在于筑构栩栩如生的人物,而是通过写出人物经历来评论人物[2]
  • 学术传记:主要是直接收集、呈现事实,语调通常疏离,但公正;学术传记的戏剧性不强烈,非针对外行读者[2]
  • 一般传记:主要是对对象人生的重建,作者提供历史舞台,让人物故事展开,重新组建人物的人生经历。一般传记需要心理剖析,也需要高度良好判断。这种传记既不可过度评论,以致枯燥,亦不能流于任意、武断、情绪化;其要求感性、理性并重[2]

传记要素

[编辑]

传记要素包括了:人物塑造、细节、条理、视点、语调[2]

  • 人物塑造:运用小说手法塑造人物,直接或间接地描写人物性格、情感、行为、样貌等元素。
    • 直接塑造:作者直接写出人物的样貌、行为、思想等。
    • 间接塑造:作者写其他人对传主的态度、反应;写被立传主的言行,但不加评论。间接塑造目的是为让读者自己判断。
  • 细节:传记细节是为了提供更多资讯。细节来源可以为:书信、访问、被立传主的写作、日记。要注意的是,细节不是一切,挑选、编排、检视材料,和个人意见同样重要。
  • 条理:多数传记作家依时序,编年写传例如,人物自出生到死亡,按顺叙写。但,也可以在关键时刻加上插叙,作回顾、补充、分析;传记开端也可以作插叙、甚至倒叙,选择戏剧性的一点作始。
  • 视点:几乎所有传记均以第三人称写作;而自传以第一人称写作,叙事人就是传中人。自传中,读者只能知道作者记得、所感、承认、愿意交代的事。
  • 语调:需要注意的是,传记的语调须保持统一,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保持一致。

古代传记

[编辑]

中国

[编辑]

中国古时的“纪传体”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而编辑的史书体裁。创始于汉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其本纪[注 1]记述帝王事迹,兼以排比大事;列传[注 2]记录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及四方诸夷。为历代修撰正史所采用。

中国古代的传记主要为史传,可分为:本纪(专门纪录皇帝、帝王的事迹)、世家(主要叙述诸侯或特殊人物的事迹)、列传(用于记录一般人臣或庶民事迹;也有时会用于记录少数民族或其他国家的事迹)。传统的传记记述一般不会记载生者。

西方

[编辑]

西方最早的传记多为宗教性质,如《圣经》中很多章节都是传记的形式,《使徒行传》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注释

[编辑]
  1. ^ 为何叫 “本纪”及“本纪”两字的由来, 纷说不一, 参看《史记》三家注:“索隐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又纪,理也,丝缕有纪。而帝王书称纪者,言为后代纲纪也...... 而孔安国尚书序,皇甫谧帝王世纪,孙氏注世本,并以伏牺、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为五帝。裴松之史目云“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本者,系其本系,故曰本;纪者,理也,统理众事,系之年月,名之曰纪......”
  2. ^ 根据《史记》三家注, “列传”是记古时为官或行义者生平事迹的文体:“索隐列传者,谓叙列入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故曰列传。正义其人行迹可序列,故云列传。”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林幸谦. 第一節 傳記文體與窘笑/震動的爭議性自我. 身體與符號建構: 重讀中國現代女性文. 中华书局(香港)出版有限公司. 2015-03-12 [2018-11-04]. ISBN 978988831089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2) (中文). 
  2. ^ 2.0 2.1 2.2 2.3 2.4 杨宏通. 傳記寫作. 香港城市大学.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8). 
  3. ^ 朱刚. 人物軼事與「筆記體傳記」 (PDF). 清华学报. June, 2018, 新48卷 (第2期): 第225~242页 [2018-11-04]. doi:10.6503/THJCS.201806_48(2).00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1-04) (中文(台湾)). 

来源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传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外部链接

[编辑]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传记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