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黄包车.

黄包车

日本博物馆中的人力车
1927年香港尖沙咀天星码头前的人力车
印度加尔各答的人力车
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蒂尔·穆罕默德故居的人力车

人力车,又称作黄包车,或者东洋车洋车,是一种依靠人力的交通工具,一般有两个轮子,上有座位可坐一到二人,由一个人在前面拉行(也有的洋车后边有人推)。

人力车主要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汽车尚未发达的时代,在亚洲各国的城市地区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20世纪后半以后其交通工具的功能,逐渐被三轮车机动三轮车所取代,现在主要是在观光景点使用。

起源

汉代时即有一种用人力拉行的车辆,称作辇。

“孔子问答‧小儿论”(1680年)的插画

清康熙本《孔子问答‧小儿论》插画即出现后推型的人力车。有别于需站在车上的马战车,可供长者乘坐的两轮车,不晚于汉代出现,即所谓的“安车蒲轮”。

人力车最早在1869年在日本被发明出来。而具体发明者则有多种说法,比较广泛为人接受的说法是洋介泉(Izumi Yosuke),也有说法称是由美国传教士乔纳森·斯科比(Jonathan Scobie)或是美国铁匠艾伯特·杜尔曼(Albert Tolman)发明。最早仅是个人在横滨街上使用,但很快即开始在当地流传使用,在几年之间已经成为日本大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

英语作Rickshaw,来自于日语“人力车”jinrikisha中的“力车”rikisha[1]

中国大陆

广州博物馆馆藏黄包车

引进

1873年,一位叫梅纳(Menard)的法国商人从日本抵达上海,试图把人力车引进中国以图获利,获得了法租界公董局的同意。公董局以发放牌照收税的方式来作管理。1874年米拉正式成立了公司,到该年底,在上海已有十家公司成立,有近千辆人力车在营业。其后逐渐在上海各地区流行起来,到1914年时,仅公共租界就有9178辆的人力车。

除了在上海之外,人力车也很快地传布到中国各个大城市。1906年,人力车引进到成都[2]著名小说家老舍所著的《骆驼祥子》之中,便描写了北京的人力车夫的生活。

改良

引进中国之后的几十年间,人力车也作了许多的技术改进,包括轮子由木轮先改成橡皮轮,最后改用打气的轮胎,增加了行走的稳定度;增加了靠背和弹簧坐垫,以使乘客舒适;增加了车灯以利晚间的行动。

经营

在民初上海的人力车公司经营方式早期主要是由外国成立的人力车公司,购买人力车,并向租界当局登记买牌照,之后再租给中国的中间商,再转租给人力车伕作生意,到20世纪开始,逐渐出现中国商人的公司登记竞争。由于当时人力车造价因技术发达而日渐下降,公司购买一辆人力车,约出租一个月就能收回成本,因此成为当时获利甚丰的行业。

人力车夫

出劳力的人力车夫的生活一般都辛苦,在1930年代,搭乘人力车的价钱大约是一英里收费不到20分,比当时乘出租汽车要便宜很多,一般市民可以负担的起,加上人力车相较于汽车而言,可以进入许多较窄的巷弄,因此成为市民主要的交通工具。但人力车伕花费大量的劳力,但所得扣除租车费用之后,收入甚少。据估计,在1930年代,上海约有80000左右的人以拉人力车维生,大多是外地移入的下层贫民。后来由于脚踏三轮车的发展,黄包车失去竞争力。1956年,上海最后两辆黄包车作为展品被送入博物馆[3]

台湾

1887年第一批人力车从上海引进台湾[4]:5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力车开始被三轮车取代。中华民国交通法规曾经将人力车列为一种慢车,而中华民国道路交通标志也曾经有禁止人力车进入标志,但随着人力车早就被全面淘汰停驶,中华民国道路交通标志也已经取消禁止人力车进入标志。(中华民国道路交通安全规则第116条规定,各直辖市、县(市)政府(原规定各省及直辖市)因地方交通发展,对各种慢车认为须予淘汰者,报请行政院核定后公告禁止行驶。)一些地方尚有观光用途三轮车留存,例如旗津及鹿港。

香港

香港的人力车

香港的人力车于1874年1月由一位商人从日本购入,几年间成为一种流行的交通工具,并在1883年开始规管人力车出租服务,主要对车辆的牌照及车伕的仪容(“陆军装”发型及不可留长指甲)作规管。人力车在香港的数目由1896年的585辆倍增至1920年代超过3,000辆。但随着1924年引入出租汽车(的士),以及私家车开始流行,富裕人家纷纷购置,再加上巴士及电车的普及,人力车的需求开始减少。

日占时期,由于大部分的运输工具被战火摧毁,或被日军充公,民用的运输工具所剩无几。而且当时燃料严重短缺,公共交通工具收费高昂,经常停驶,因此人力车又再度普及起来。日治政府为了方便管理,把战前的人力车店统一管理,成立了“香九人力车业组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人力车又开始衰落,1968年港英政府已停止向人力车发牌,至1970年已减至不足200个持牌车伕[5],约于1980年代起以变成以游客为对象,至2013年仅余3个持牌车伕。[6]

2021年1月1日,被称为“香港最后一位人力车伕”的洪伯接受媒体访问,指因为身体转差及上年肺炎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故已在2020年决定退休。同时,运输署指出现仍有两个有效的人力车牌照,亦从未停止签发新牌照,惟条件包括只能在指定路线及时间拉车[7]

澳门

澳门的人力车

人力车主要在外港码头和葡京酒店处设有车站。

印度

印度的人力车(摄于1943年7月)

人力车约在1880年前后传入印度西姆拉加尔各答等地,最初主要是华商及西方人私自使用,到了1914年才开始允许载客作生意。此外,在19世纪末期,黄包车也传布至东南亚各地的大城市,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

参考资料

  1. ^ Chamberlain, Basil Hall. Things Japanese: being notes on various subjects connected with Japan for the use of travellers and others. K. Paul, Trench, Trübner & Co., Ltd. 1891: 241–242. 
  2. ^ 王笛著,李德英等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页180。
  3. ^ 老上海的黄包车. [2020-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4. ^ 杜伟志. 臺灣自行車發展軌跡――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為例 (pdf). 历史台湾: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馆刊. 2012年4月, (3): 51–86 [2017-11-01]. ISSN 2221-27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11). 
  5. ^ 最後的人力車伕 走過回歸、沙士、佔中 每日等運到做乜唔退休?. 香港01. 2017-06-02. 
  6. ^ 存档副本. [2014-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3). 
  7. ^ 曾健锋. 本港碩果僅存人力車伕 疫情下退休. 商业电台. 2021-01-01 [2021-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2).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黄包车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黄包车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