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此条目已列出参考文献,但因为没有文内引注而使来源仍然不明。 (2023年12月30日)请加上合适的文内引注来改善这篇条目

中国史学之发展,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古代史学史,包括先秦、秦汉、唐朝、清朝乾嘉时期,中唐以后设置史馆,纂修实录,并形成修史制度。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传统史学引入西学史学方法

历代史学发展

三皇五帝

  • 据传说,黄帝时期,中国就设有史官。汉字的发明者仓颉就是黄帝的史官[1],他为了记录史事而创造了不少汉字[2]刘知几于《史通‧史官建制》曰:“盖史之建官,其来尚矣。昔轩辕氏受命,仓颉、沮诵实居其职。至于三代,其数渐繁。”

  • 商代的史官,负责主持祭祀。

东周

周代时已经具有人文主义精神,周公言:“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周人虽然还保留殷人的许多自然神并加以祭祀,但这个神是属于“人格神”,上天对人间政权具有充分得自主决定权。换言之,天命是受系于人事,政权移转,历史的推动不是天意或人事一方面就可以单独专决的。

  • 春秋》是中国传世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原是鲁国的国史。

春秋战国

春秋之际,时代剧变,先秦诸子各提出不同思想与历史观,阴阳家序四时之顺,儒家重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法家正君臣上下之分,墨家彊本节用,名家器名实,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各家争鸣,皆期能于乱世之中发迹,进而成为显学,以道救世。

尚书》,为先秦时代政事文献的汇编[3],内容以上古及的君王重臣进行宣示布告的讲话记录为主[4][5]。《尚书》为中国文学散文创作之祖,文风质朴。

汉朝

司马迁画像

至两汉时,在经学的弥漫下,中国的已经完成“前三史”。

  • 汉朝司马迁的《史记》,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述宗旨。
  • 班固的《汉书》,“文赡而事详”,仅记西汉一代史事,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之先河。

魏晋南北朝

魏晋时期,因儒家失去原有的权威,个人意识觉醒,士人在分崩离析中发现自我,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故此期的史学特色是将志异、杂传入史。据《隋书·经籍志》载,有关汉末至晋朝时期的著作很多,杂史类有《汉灵、献二帝纪》、《山阳公载记》、《汉末英雄记》、《魏武本纪》、《魏尚书》、《魏晋世语》、《魏末传》、《吕布本事》、《晋诸公赞》、《晋后略记》、《典略》等,逯耀东统计汉晋时期的杂传多达493种[6]

东汉末年以后,史学有简化的趋势,傅玄“讥后汉之尤烦”,裴松之批评《三国志》“失在于略”。《后汉书》卷62《荀悦传》:“帝好典籍,常以班固《汉书》文繁难省,乃令悦依《左氏传》体以为《汉纪》三十篇,诏尚书给笔札。”蒙文通亦表示说:“言史贵约,实晋人之创论。”[7]

唐朝

唐太宗时,设立史馆修前史、著当朝实录,立起居郎专掌记注,史家从私人修史变成国营企业化,以后的国史皆是如此

宋朝

宋朝史学发达,史家陈寅恪说:“中国史学,莫盛于宋”。宋朝有多个官方修史机构,如起居院、日历所、实录院、国史院、会要所等。宋代《神宗实录》重修五次之多,形成了墨本、朱本、新本三种版本[8]。邹志峰在《宋代考据史学三题》中说:“宋代无论官修史书还是私家修史,都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史学传统,即在史著正文下以注文的形式附录签帖考异,以明示去取之意,这是宋代史学家治史严谨的最好例证。这种传统早在官修《宋太祖实录》开始以朱墨杂书时已见萌芽。”

宋朝最著名的史学著作当属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叙事上起周烈王廿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至南宋时,郑樵著有《通志》,与唐杜佑《通典》、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合称“三通”。此外重要的史学著作还有薛居正编修的《旧五代史》和欧阳修私撰的《新五代史》。还有范成大《吴郡志》、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周密《武林旧事》等。

元朝

明朝

明朝私人修史的风气盛行。

清朝

民国

钱穆著有《国史大纲》上下两册,序中自称“必能将我国家民族已往文化演进之真相,明白示人,为一般有志认识中国已往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种种演变者所必要之知识”,再者“能于旧史统贯中映照出现中国种种复杂难解之问题,为一般有志革新现实者所必备之参考”。《国史大纲》很大的一个“特色”是不列注解,不引任何书目。

共和国

金毓黻著《中国史学史》(1962年)一书说:“史官记注、官署档案、州郡计书、文士别录、金石之志、地下之藏无一不为史料。如何葺录、保存、考订、编次,以至传世行远,吾国先哲,实优为之。”

中国史学特别之处

  • 论赞:中国的史书,自《左传》以降,无论正史,甚至记事本末,在文章之后还有一个历史家抒发自己意见的天地,称为“论赞”(或称史赞),是中国传统史学特别为撰史者留下的空间。论赞的头衔虽是五花八门,不过意思都是一样的,即是在严肃而客观地叙述历史事实之后,可以主观地在论赞中发表对历史事件的议论和历史人物的评价。
  • 体例:中国史书除了正史,尚有别史、史评、记事本末体等体例,每种体例,各有其千秋。
  • 内容:内容方面,太史公已降,正史除却〈本纪〉、〈世家〉、〈列传〉等记人体例之外,尚有〈书〉、〈表〉等系统,〈书〉分类记述各种典章制度,除包含政经、法令、职官、军事外,亦记述天文、地理、历法、图书,〈表〉则提供查阅史事的方便。
  • 叙事:中国的历史总有不失真且脍炙人口的叙事,例如太史公将鸿门宴的场景与人物个性描述的栩栩如生,读者若有亲临其境之感。
  • 职务:司马迁《史记‧报任少卿书》:“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 可见中国史官与西方史家不同之处在于早期的史官除著史以外,还得兼任天文历法,后来则回归记录,如班固《汉书‧艺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注释

  1. ^ 世本·作篇》:“沮诵、苍颉作书。”宋衷注:“沮诵、苍颉,黄帝史官。黄帝之世始立史官,沮诵、苍颉居其职矣。”
  2. ^ 《书断》曰:“古文者,黄帝史仓颉所造也。颉首有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像,采乎众美,合而为字。”
  3. ^ 《荀子·劝学篇》:“故‘书’者,政事之纪也”
  4. ^ 朱自清. 經典常談.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的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可是照近人的说数,那记事的几篇,大都是战国末年人的制作,应该分别的看。那些号令多称为“誓”或“诰”,后人便用“誓”、“诰”的名字来代表这一类。平时的号令叫“诰”,有关军事的叫“誓”。君告臣的话多称为“命”;臣告君的话却似乎并无定名,偶然有称为“谟”的。这些辞有的是当代史官所记,有的是后代史官追记;当代史官也许根据新闻,后代史官便只能根据传闻了。这些辞原来似乎只是说的话,并非写出的文告;史官纪录,意在存作档案,备后来查考之用。 
  5. ^ 汉书·艺文志》:“书者,古之号令,号令于众,其言不立具,则听受施行者弗晓。”
    史通·六家篇》:“盖《书》之所主,本于号令,所以宣王道之正义,发话言于臣下,故其所载皆典、谟、训、诰、誓、命之文。”
  6. ^ 逯耀东《〈隋书·经籍志·史部〉及其杂传类的分析》,载氏着《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
  7. ^ 蒙文通:《中国史学史》七“史体之发达”
  8. ^ 范冲绍兴五年二月上《论修神宗实录及别撰考异疏》:“神宗皇帝实录,既经删改,议论不一,复虑他日无所质证,辄欲为《考异》一书,明示去取之意……臣记绍圣重修实录本,朱字系新修,黄字系删去,墨字系旧文,今所传本,其删去者,止用朱抹,又其上所题字,盖当时签帖,今考异依重修本书写,每条即著臣所见于后,庶几可考。”

参考资料

  • 杜维运,《中国史学史》(全三册),(台北,三民书局,1993、1998、2004)。
  • 沈刚伯,《沈刚伯先生文集》,(台北:中央日报,1982)。
  • 汪荣祖,《史学九章》,(台北:麦田出版,2002)。
  • 逯耀东,《魏晋史学及其他》,(台北:东大出版,1998)。
  • 雷家骥,《中古史学观念史》,(台北:学生书局,1990)。

外部链接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中国史学史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